这个夏天蜜桃水,柠檬水震撼来袭!
而且在行业寒冬下,江西、四川等地银行已全面对光伏企业停贷。
11月29日,汉能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李河君在京宣布成为全球最大的薄膜太阳能企业,产能达到3GW,这意味着该公司年可发电40亿度,能够满足1000万人规模的城市用电需求。为了推动这个梦想的实现,汉能29日还与气候组织携手,共同启动清洁能源全球替代行动,期待通过政策、技术、资金、市场的整合,通过与政府、企业、社会的通力合作,致力于推动全球清洁革命。
在薄膜太阳能产业对能源格局的颠覆下,清洁能源或将在2035年替代全球50%的化石能源。如果这一天早日到来,因争夺石油资源而频发的战争或将寿终正寝,高高在上的石油价格也将被打回原形,重新回到二三十美元的时代。美国总统奥巴马曾预测,到2025年,清洁能源将占全球能源利用总量的25%。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也曾预测,到2030年,清洁能源将占全球能源利用总量的30%太阳能产业因为各国政府的FiT补助政策渐渐减少,故要如何让投资者拿到好的投资报酬率愈来愈难,再加上小系统的安装量提升,这些小系统都并入电网,对电网的冲击也不小,洪锦辉表示,今年德国即规定自家系统电站Inverter要能跟德国电力公司的电网中心可以自动配合流量,未来自有电站的太阳能产品要变的更聪明、更具智慧。
洪锦辉表示,明年太阳能市场还会持续成长,成长动力主要来自美国、日本和东南亚国家,以美国来说,市场虽预期美国安装量可自去年的1.7GW成长到今年的2.5GW,但就他了解,美国今年可望达到破3GW的规模,跌破市场眼镜。太阳能光伏产业已经历长达2年的产业低迷,市场供过于求造成ASP快速下滑,茂迪 (6244)仪电事业中心总经理洪锦辉(见图)表示,今年市场氛围虽已达绝望,但全球安装量仍较去年成长至30-35GW,展望明年,他认为全球市场成长持续,且在经过产业整并后,太阳能市场及产品价格ASP将由「绝望到理性」,至于台湾太阳能产业,他则点出仍有三亮点有机会,分别是太阳能组件和电池的生产、太阳能逆变器以及电力监控系统。谢潇拓则认为,目前政策虽好,但具体落地仍需时日,而且好政策也需要真正贯彻执行才会有作用,另外,推动我国光伏市场应用也是一项涉及多部门的系统工程,要避免互相之间推卸责任,需要各个部门协调,形成合力,目前而言,还不能完全把希望寄托在政策上,企业们要摆脱困境仍需自力更生。
当生活关了这扇门,一定会为你打开另一扇门。上述高管向记者表示,按照国内各大企业的组件销售量来说,今年国内光伏的安装量可能达到3GW到5GW之间,但因为并网难的问题,很多企业的光伏电站通过审批之后,还迟迟未能开工,一直在观望,因此实际的安装量可能要小于上述数字,另外,一些企业即便在并网之后,电价补贴也会出现被拖延现象,难以按时拿到补贴款。应当保护光伏电站投资者的利益,保证他们更方便地并网,更及时地拿到补贴,只有解决了这些后顾之忧才能使光伏市场真正得以启动。一位在西部投资电站的浙江商人向记者表示,除此之外,在西部地区投资电站,往往还面临地方政府的一些刁难,有些地方政府,会把投资者作为摇钱树,时常会以各种名义收取赞助费用,让电站投资者苦不堪言。
一位国开行地方分行的人士向记者表示,国开行与其他商业银行的不同之处在于,除了商业贷款之外,国开行还有扶植国家重点新兴战略产业的职能,光伏等新能源产业自然也在其中。这两条将改变如今的光伏电站并网难问题。
今年以来,开拓国内市场力度最大的应属英利绿色能源公司,一位英利人士表示,目前国内市场尚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因为中国光伏市场也就是从2009年才开始起步,政策的完善也需要一定时间,根据规划,到2015年国内光伏安装量要达到30GW,这意味着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光伏市场,现在中国已成为大家拼抢的重心,也是目前企业们寻求突围的重要市场。过去几年,我国光伏产业的崛起与国开行的大力扶植也有密切关系,尚德电力、江西赛维、常州天合等一线大企业都曾相继与国开行签订了数亿元的授信协议,如今的光伏产业只是暂时遭遇困境,从长远来看,这仍然是一个值得支持的朝阳产业。变化正在悄然间开始。他认为,在新政之外,国家还应出台一些配套政策,比如,应效仿德国,鼓励居民区和公共建筑建造小型光伏电站,实现自发自用;另外在农村地区可以推广一些自用型的小型光伏发电装置,来替代火电;而在高速公路沿线,为了配合日后的电动汽车普及,可建立多功能光伏充电站。
突围截止到11月,已有近60个光伏发电项目获批,涉及装机容量超100万千瓦。而恒瑞新能源有限公司40%的股权由新余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拥有,这意味着江西新余国资企业正式入股赛维。近期,国家开发银行发放2亿元贷款给尚德电力,有消息说,这只是先期投入,随后尚德电力还将与国开行签署新的战略授信协议,而尚德电力副总裁龚学进也曾对外表示,国开行一直在大力支持尚德,此前的环球太阳能基金4多亿欧元的贷款也来自该行。在国家电网的新政中,把权限下放地方电网、并网费用由电网公司承担。
正当中国光伏产品在美国因遭双反关闭了大门,欧盟的态度也举棋不定之时,另一扇大门却在逐渐开启,中国政府正投入巨资来刺激国内市场,试图挽救正处于水深火热中的光伏产业。晶澳太阳能一位人士对记者说。
一些国有发电企业、光伏企业、基金公司还是愿意投资光伏电站的,不过,此前因为并网难,拖延时间太长,严重影响了利润,企业的积极性曾一度受到打击。而到了今年10月之后,国家开始重视光伏产业遇到的困难,在政策、融资各方面的扶植政策相继开始出台。
根据国家能源局的规划显示,十二五期间我国光伏发电总投资将达约2500亿元,上述晶澳人士就向记者表示,这个投资规划已远超目前整个欧盟的市场总量,若能按时完成这个投资,国内市场至少将占企业总销售量的50%以上,将改变市场重心在欧洲的情况,也将缓解目前受制于人的现状。截止到11月,已有近60个光伏发电项目获批,涉及装机容量超100万千瓦,而去年国家发改委全年批复的光伏项目仅为36个,装机容量为33.5万千瓦,仅为今年的1/3联想10月19日因由政府主导,并有国资背景公司溢价入股赛维公司19.9%的消息刺激,该公司当日股价暴涨21%,让人感触颇多。有消息报道,11月21日因逾期贷款一亿元人民币,本轮产业整合以来赛维公司首次被一家银行诉至法庭。2008年前后,受欧洲市场短期需求急剧增大和财富效应影响,国内部分地区为了拉动当地GDP,出台了大量助推光伏产业发展的政策,其动机、出发点无可指摘,但其制定过程缺乏对市场的深入分析,其手段并非侧重市场对资源的动员作用,于是就有了光伏产能的严重供大于求,就有了今日残酷的产业整合,美好的愿望却把产业推到痛苦之地。关键的问题是,政策的制定能否排除过去不能完全市场化思考问题的习惯,做出最科学的决策。
随着光伏产业政策的不断出台,近来不少产经名家提出疑问,对处于暂时困难中的有竞争力企业该不该帮助的质疑有之,对国家的总体承受力和补贴资金能否按时到位的质疑有之,对地方电网并网新能源积极性不高的质疑的也有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不断改革的根本目标就是追求政府作用与市场作用在经济生活中最佳的结合点。
11月19日赛维公司公告收到纽约证交所通知,鉴于该公司股价已经连续30个交易日低于1美元,被告知如果未来180个交易日内不能使股价连续10个交易日高于1美元将被退市。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历史证明:凡是与市场紧密结合的政策,其实施效果就好,反之效果就不好,甚至是负向的。
当前的光伏产业是一个政策与市场紧密结合的产业,没有国家政策的扶持就没有光伏产业,有了政策但不符合市场发展规律则有害于产业的长期、健康发展,所以人们更关注这个产业的政策是否能够产生正确的结果。社会的舆论也是对政策有效性最好的监督。
如今人们对政策出台总是习惯性的质疑,其实反映着人们对国家政策有效性的关注。前一个19日很给面子,后一个19日又极不给面子,未来的180个交易日给不给面子还要看两级政府和赛维公司的努力配合结果。而这都在考验着新余市和江西省政府的智慧,考验着国家主管部门出台光伏产业政策的有效性.。市场中人都明白这个诉讼,对于截至今年年9月30日负有短期银行借款81.5亿元的赛维公司意味着什么,多米诺骨牌的连锁效应对企业的打击将是致命的。
在中国改革向深水区发展的进程中,人们期盼政府、政策应当更加市场化、有效地发挥作用。随着公民意识的提高,人们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政策执行者、受益者,已经主动承担起政策有效性的监督者职责。
所以会有质疑,其实是对过去政策有效性反思的结果,也是对当前政策有效性的监督和期盼。这面子之所以重要,关键在于这是检验两级政府救助赛维公司的政策有效与否的重要标准。
当前又到了光伏产业政策密集出台的时期,今年初以来,特别是最近一段时间,国家对于光伏产业关爱有加,从终端市场规模到国网公司的积极态度,再到对规模光伏企业的救助,扶持政策不断,扶持的决心从未有的明确和坚定。新余市乃至江西省政府对赛维公司的特殊关爱苍天可鉴,但市场对这一关爱的短期反应不理想也无可指摘。
这次资本市场对赛维公司资产重组的短期反应应当引起政策制定者的深思。我国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开放以前,政府、政策在经济生活中所发挥的攻无不克的效力,难免深深影响着今天政策的制定和人们的思维习惯。这对于树立产业信心,帮助有竞争力企业度过难关、健康发展无疑意义深远随着公民意识的提高,人们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政策执行者、受益者,已经主动承担起政策有效性的监督者职责。
社会的舆论也是对政策有效性最好的监督。这对于树立产业信心,帮助有竞争力企业度过难关、健康发展无疑意义深远。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不断改革的根本目标就是追求政府作用与市场作用在经济生活中最佳的结合点。关键的问题是,政策的制定能否排除过去不能完全市场化思考问题的习惯,做出最科学的决策。
前一个19日很给面子,后一个19日又极不给面子,未来的180个交易日给不给面子还要看两级政府和赛维公司的努力配合结果。随着光伏产业政策的不断出台,近来不少产经名家提出疑问,对处于暂时困难中的有竞争力企业该不该帮助的质疑有之,对国家的总体承受力和补贴资金能否按时到位的质疑有之,对地方电网并网新能源积极性不高的质疑的也有之。